新疆 *** 爾自治區實施《城市綠化條例》若干規定
之一條 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在自治區城市規劃區內從事城市綠地、綠化設施、種植和養護樹木花草等城市綠化、建設和管理活動的,均應當遵守本規定。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前款所稱城市綠地包括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城市道路綠地以及其他用于綠化的土地。第三條 各級人民 *** 應當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對城市綠化工作的領導,實行綠化工作責任制。第四條 自治區各級綠化委員會統一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綠化工作。
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區的城市綠化工作;州(地)、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本級人民 *** 管理城市綠化工作的部門(以下統稱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規劃區的綠化工作。
在城市規劃區內,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主管部門管理的綠化工作,依照法律、法規執行。第五條 城市人民 *** 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應當組織城市規劃和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等共同編制同階段的城市綠化規劃,作為城市綠化建設的依據,由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并負責監督檢查。
經批準的城市綠化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確需修改的,按原報批程序審批。第六條 自治區各城市應當依照自治區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結合城市性質、規模、自然條件、基礎情況等,確定本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實施規劃、發展速度,在規劃期限內達到規定的指標。
各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應當經自治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報建設部備案。第七條 城市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當按城市規劃安排綠化用地,各類綠地單項指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居住區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比率不低于30%;
(二)城市主干道綠化帶面積占道路總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三)城市綠化苗圃、草圃、花圃、盆景基地等生產綠地面積,占城市建成區總面積比率不低于2%;
(四)公共綠地中綠化用地所占比率不低于總用地比率70%;
(五)單位附屬綠地面積占單位總用地比率,除工業企業、交通樞紐、倉儲、商業中心綠地率不低于20%外,其他單位以及產生有害氣體和污染物的工廠綠地率不低于30%,其中學校、醫療休養院所、機關團體、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部隊等單位的綠地率應當不低于35%。
舊城改造區的綠化面積,可照前款(一)、(二)、(五)項規定的指標降低5個百分點。第八條 城市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本規定第七條所規定的指標進行建設的,應當經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并在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區域承擔相應面積的綠化補植。未經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也未從事異地補植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居住區和單位附屬綠地比率低于本規定第七條所規定比例,尚有空地可以綠化的,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綠化,不得長期閑置。第九條 綠化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綠化費用在5萬元以上的城市綠化工程設計,應當委托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綠化工程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或者綠化費用在10萬元以上的,以及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風景林地、干道綠化帶等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應當經當地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其中對城市建設有重要影響的綠化工程須報上級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建設,設計方案需要改變時須經原批準機關審批。
綠化用地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綠化工程費用在3萬元以上的綠化工程竣工后,應當經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第十條 城市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和街道綠化,由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設;單位附屬綠地及其管界內的防護綠地,由該單位負責建設,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并給予技術指導。第十一條 城市人民 *** 應當根據需要,從城市維護建設費、城市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費用中,分別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城市公共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街道綠化的建設。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規范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和審批工作,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和審批,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是省、自治區人民 *** 實施城鄉規劃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間資源,優化城鄉空間布局,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的基本依據,是落實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引導本省、自治區城鎮化和城鎮發展,指導下層次規劃編制的公共政策。第四條 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城鄉統籌規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節約集約利用資源、能源,保護自然人文資源和生態環境。第五條 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并與有關規劃相協調。第六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應當納入省級財政預算。第七條 經依法批準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第二章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制定和修改第八條 省、自治區人民 *** 負責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省、自治區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組織編制的具體工作。第九條 省、自治區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委托具有城鄉規劃甲級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第十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工作一般分為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和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成果(以下簡稱規劃成果)兩個階段。第十一條 編制規劃綱要的目的是綜合評價省、自治區城鎮化發展條件及對城鄉空間布局的基本要求,分析研究省域相關規劃和重大項目布局對城鄉空間的影響,明確規劃編制的原則和重點,研究提出城鎮化目標和擬采取的對策和措施,為編制規劃成果提供基礎。
編制規劃綱要時,應當對影響本省、自治區城鎮化和城鎮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第十二條 省、自治區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對規劃綱要和規劃成果進行充分論證,并征求同級人民 *** 有關部門和下一級人民 *** 的意見。第十三條 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
在規劃綱要編制和規劃成果編制階段,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分別組織對規劃綱要和規劃成果進行審查,并出具審查意見。第十四條 省、自治區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向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交審查規劃綱要和規劃成果時,應當附專題研究報告、規劃協調論證的說明和對各方面意見的采納情況。第十五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 *** 報國務院審批。第十六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送審批前,省、自治區人民 *** 應當將規劃成果予以公告,并征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公告時間不得少于三十日。第十七條 省、自治區人民 *** 在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前,應當將規劃成果提請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第十八條 上報國務院的規劃成果應當附具省域城鎮體系規劃說明書、規劃編制工作的說明、征求意見和意見采納的情況、人大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根據審議意見修改規劃的情況等。第十九條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圖紙,以書面和電子文件兩種形式表達。
規劃成果的表達應當清晰、規范,符合城鄉規劃有關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第二十條 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規定。
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向國務院報告前,省、自治區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結合對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提出規劃修改的必要性、修改規劃的基本思路和重點,經省、自治區人民 *** 同意后,向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告。第二十一條 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應當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審批程序。第二十二條 根據實施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需要,省、自治區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依據經批準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省域范圍內的區域性專項規劃和跨下一級行政單元的規劃,落實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要求。第二十三條 省域范圍內的區域性專項規劃和跨下一級行政單元的規劃,報省、自治區人民 *** 審批。
求文檔: 《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xjj013-2004
關于發布《新疆 *** 爾自治區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試行)的通知
索取號:XJ031-2200-2008-01963
生成日期:2004年01月29日
11時46分
發布機構:新疆 *** 爾自治區建設廳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建設局,各地、州、市建設局(建委),各有關單位:
根據《二○○三年自治區工程建設標準制定、修訂計劃》(新建標函[2003]7號)的要求,我廳城市規劃處組織自治區城市規劃管理服務中心等有關單位共同編制了《新疆 *** 爾自治區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試行)。經審查,現批準為自治區工程建設標準,編號為:XJJ013—2004。
本標準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由自治區建設廳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
二○○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主題詞:工程建設
標準
規劃管理
技術規定
通知
抄送:廳領導,廳有關處室
新疆 *** 爾自治區建設廳辦公室
2004年1月29日印
份數:150
附件:
主辦:新疆 *** 爾自治區建設廳
*** :新疆 *** 爾自治區建設信息中心
網站技術支持 *** :0991-2821260
郵編:830002
地址:烏魯木齊市光明路26號建設廣場寫字樓14層
新疆 *** 爾自治區建設信息中心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新ICP備05000063號
Copyright@
2003
XJ *** TXinXiZhongXin-All
rights
reserved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管理,規范城鄉規劃編制工作,保證城鄉規劃編制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申請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實施對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第三條 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第四條 從事城鄉規劃編制的單位,應當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并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城鄉規劃編制工作。第五條 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第二章 資質等級與標準第六條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分為甲級、乙級、丙級。第七條 甲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準:
(一)有法人資格;
(二)注冊資本金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
(三)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城鄉規劃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4人,具有其他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4人(建筑、道路交通、給排水專業各不少于1人);具有城鄉規劃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8人,具有其他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15人;
(四)注冊規劃師不少于10人;
(五)具備符合業務要求的計算機圖形輸入輸出設備及軟件;
(六)有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場所,以及完善的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制度。第八條 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準:
(一)有法人資格;
(二)注冊資本金不少于50萬元人民幣;
(三)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城鄉規劃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2人,具有高級建筑師不少于1人、具有高級工程師不少于1人;具有城鄉規劃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5人,具有其他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10人;
(四)注冊規劃師不少于4人;
(五)具備符合業務要求的計算機圖形輸入輸出設備;
(六)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場所,以及完善的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制度。第九條 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準:
(一)有法人資格;
(二)注冊資本金不少于20萬元人民幣;
(三)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5人,其中具有城鄉規劃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2人,具有其他專業中級技術職稱的不少于4人;
(四)注冊規劃師不少于1人;
(五)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計算機達80%;
(六)有1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場所,以及完善的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制度。第十條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年齡應當在70歲以下,其中,甲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60歲以上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不應超過4人,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60歲以上高級職稱技術人員或注冊規劃師不應超過2人。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年齡應當在60歲以下。
高等院校的城鄉規劃編制單位中專職從事城鄉規劃編制的人員不得低于技術人員總數的70%。第十一條 甲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承擔城鄉規劃編制業務的范圍不受限制。第十二條 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可以在全國承擔下列業務:
(一)鎮、20萬現狀人口以下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
(二)鎮、登記注冊所在地城市和100萬現狀人口以下城市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
(三)詳細規劃的編制;
(四)鄉、村莊規劃的編制;
(五)建設工程項目規劃選址的可行性研究。第十三條 丙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可以在全國承擔下列業務:
(一)鎮總體規劃(縣人民 *** 所在地鎮除外)的編制;
(二)鎮、登記注冊所在地城市和20萬現狀人口以下城市的相關專項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三)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四)鄉、村莊規劃的編制;
(五)中、小型建設工程項目規劃選址的可行性研究。第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專門從事鄉和村莊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并將資質標準報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備案。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