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組織丙級新辦與延續作用

林業資質新辦延續問老方。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甲級防治組織

甲級防治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

——持有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證書;

——取得乙級資質后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3 年以上;

——具有 5 年以上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經歷的林業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5 名,其中林

業高級技術人員 2 名以上;

——具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30 名以上,其中中級及以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15 人,且

高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5 人;

——具有編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作業設計或實施方案與防治項目經費預算的能力;

——具備電腦、照相機、生物顯微鏡、解剖鏡、手持全球定位儀、除治作業器械、防治作業車輛、

藥械倉庫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監測、取樣和防治的技術裝備及場所,并具有防治松材線蟲病、

薇甘菊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不低于 100 hm2/天的作業能力;

——近3年以來,平均每年承擔并較好地完成松材線蟲病、薇甘菊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2

項以上,或單項資金100萬元以上的項目1項以上,有較強的區域技術優勢和影響力。

3.2.2

乙級防治組織

乙級防治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

——持有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證書;

——取得丙級資質后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2 年以上;

——具有 3 年以上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經歷的林業中、高級技術人員不少于 2 名,其中林

業高級技術人員 1 名以上;

——具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15 名以上,其中中級及以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7 人,且高

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2 人;

——具備電腦、照相機、生物顯微鏡、解剖鏡、手持全球定位儀、除治作業器械、防治作業車輛

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監測、取樣和防治的技術裝備,并具有防治松材線蟲病、薇甘菊等重大

林業有害生物不低于 30 hm2/天的作業能力;

——近2年以來,平均每年承擔并較好地完成松材線蟲病、薇甘菊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1

項以上,有一定的區域技術優勢和影響力。

3.2.3

丙級防治組織DB44/T 1919—2016

3

丙級防治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

——持有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證書;

——具有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經歷的林業中級技術人員 1 名以上;

——具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5 名以上,其中中級及以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不少于 1 名;

——具備電腦、照相機、手持全球定位儀、除治作業器械、防治作業車輛等林業有害生物調查、

監測、取樣和防治的技術裝備,并具有防治松材線蟲病、薇甘菊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不低于

10 hm2/天的作業能力。

新辦廣東省林業有害資質中需要的人員有什么要求?

2022年廣東省造林綠化監理資質還有開通申報嗎,最后一批申報時間在9月份開通。

下面我來講解一下這個資質的標準,希望對您公司有作用。

丙級

一、資歷和信譽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獨立企事業法人資格;

2)上一年度凈資產不少于 30 萬元;

3)有相對固定的、獨立的辦公場所,面積不少于 50 ㎡;

4)單位成立時間不少于 6 個月;

5)沒有發生造林監理質量事故或因監理原因被有關單位通報批評。

二、技術力量 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正式職工不少于 8 人,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比例不低于 50%;

2)具有林業中初級以上技術人員不少于 5 名,其中具有林業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不少于 1 名;

3)技術負責人是具有林業中級以上職稱或農林類注冊監理工程師資格的正式職工。

三、技術裝備及管理制度 應具備以下條件,其中對監理裝備不做硬性要求:

4)具有開展造林綠化工程監理必要的技術設備和相關軟件;

5)有較完善的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林業方面的資格證有哪些?

林業方面的資格證有景觀設計師、花藝環境師、園藝師等職稱資格證。具體的等級劃分如下:

一、景觀設計師共設5個等級,分別為:

1、景觀設計師(五級/初級技能);

2、景觀設計師(四級/中級技能資格);

3、景觀設計師(三級/高級技能資格);

4、景觀設計師( *** 技能資格);

5、景觀設計師(高級 *** 技能資格)。

二、花藝環境師本職業共設四個等級,分別是:

1、四級花藝環境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2、三級花藝環境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3、二級花藝環境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4、一級花藝環境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擴展資料:

園藝師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園藝師、園藝師、高級園藝師。

從事的主要工作包括:果樹(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生產及開發推廣。最對口的專業是園藝技術。其核心課程,包括植物生長與環境、栽培技術、遺傳育種技術、園藝設施、病蟲害防治技術、產品貯藏與加工、企業經營管理等。就業領域,是園藝領域的技術與管理部門。設置的專業方向包括:果樹、蔬菜、花卉、食用菌。報考條件:

一、助理園林園藝師:

1、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應、歷屆學生;

2、中專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二、園林園藝師:

1、已通過助理園林園藝師級資格認證或取得中高級技術職稱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四年以上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景觀設計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花藝環境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園藝師

遼寧省森林病蟲害防治實施辦法

之一條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在我省境內從事森林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條例》和本辦法。第三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林業行政管理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門,其所屬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簡稱防治機構,下同)負責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具體組織工作。

鄉(含鎮,下同)林業工作站負責組織本鄉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交界地區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由上一級林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協調,實行聯防聯治。

森林面積為兩萬畝以上的森林經營單位,應當設專職人員負責森林病蟲害的日常防治工作。第四條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實行省、市、縣、鄉人民 *** 行政主管領導負責制。森林經營單位,實行單位領導責任制。第五條 鼓勵和支持林業科學研究單位,對防治森林病蟲害進行科學研究,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提高科學防治水平。第六條 省防治機構可以建立預測預報中心,定期發布全省森林病蟲害中、長期趨勢預報。

市、縣防治機構可以建立預測預報點,定期發布當地森林病蟲害短、中期預報,并上報省預測預報中心。

各級防治機構,應當綜合分析測報數據,及時提出防治方案。第七條 森林經營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下列措施,防治森林病蟲害:

(一)育苗、造林應當選用良種壯苗,禁止使用帶有病蟲害的林木種苗;

(二)育苗、造林或者進行森林撫育時,應當清除森林病蟲害的傳播媒介;

(三)有計劃地實行封山、撫育、補植、改造等營林措施,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林內有益生物;

(四)及時伐除嚴重感染病蟲害的林木和受害嚴重的過火林木;

(五)及時將伐除的林木(含正常采伐的林木)運出伐區并清理現場;

(六)對感染病蟲害的林場木材,應當立即施藥;

(七)對經常發生病蟲害的森林,應當使用物理、生物、化學相結合的系統工程 *** 進行綜合防治。第八條 森林經營單位的個人實施前條第(四)項、第(七)項所列行為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伐除嚴重感染病蟲害林木的,由縣防治機構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鑒定,報省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批;

(二)使用化學藥劑進行森林病蟲害預防的,應當經市以上林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委托的防治機構審批;

(三)使用新型化學藥劑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應當事先對藥劑進行防治效果區域性試驗,并經市防治機構驗證,市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同意,報省林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委托的防治機構審批;

(四)使用生物、化學 *** 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應當防止污染環境,保證人畜安全,并盡量減少對林內有益生物的殺傷;

(五)采取系統工程 *** 防治森林病蟲害的,在施工前一個月向縣防治機構申報工程設計方案,并經縣林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委托的防治機構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結束后,由批準機關組織驗收。

使用航空器施藥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應當在年初向當地防治機構申報計劃,并上報省防治機構備案。施藥間隔期必須在三年以上。

對大面積暴發性或者危險性森林病蟲害使用航空器施藥進行除治的,不受本條第二款規定的限制。第九條 對林木種苗和木材必須實行嚴格的檢疫制度。調運前,必須實施產地檢疫;調運時,必須持有與林木種苗或者木材(含進口林木種苗和木材)相符的《植物檢疫證書》。第十條 鄉林業工作站和森林經營單位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或者經營區的森林病蟲害情況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及時報送縣防治機構;發現大面積暴發性或者危險性森林病蟲害,必須及時向當地人民 *** 或者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報告。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 *** 或者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對經常發生森林病蟲害的地區,應當實行以營林措施為主,生物、化學和物理等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控制森林病蟲害蔓延成災。對發生大面積暴發性或者危險性森林病蟲害的地區,應當組織有關部門,采取封鎖撲滅措施,突擊除治。第十二條 森林經營單位或者個人因技術、設備等原因,無力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林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防治機構可以組織力量,代為防治,并收取防治費用。

病蟲害防治措施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人為地采取某些手段,減輕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蟲危害作物或人畜。那么防治病蟲害的 措施 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病蟲害防治措施的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病蟲害防治措施

可分為采用殺菌劑或殺蟲劑等化學物質進行的化學防治;利用光或射線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變作物品種,栽培時間或環境以減少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敵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以有機合成藥劑為主的農藥的發展,殺滅病蟲害已比較容易,但同時,由于抗藥性的增加和天敵的減少而使害蟲再度增加以及原來并無危害的潛在害蟲造成危害,同時由于這些農藥直接危害人畜,或農藥的殘留及通過食物鏈進行生物濃縮而造成危害等,對這些問題已意識到,要進行綜合防治或病蟲害的控制,即對有害生物的防治,應以不互相沖突的形式協調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應在經濟的容許范圍內,維持病原或害蟲的種群控制體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蟲種群的天然控制機制為基礎,再輔以各種防治手段,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蟲密度,并使其變動幅度維持在小范圍內為目標,只有在病蟲害密度超過容許水平時,才可使用噴灑藥劑等臨時性措施。

同時,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蟲害或者是人類傳染病的媒介,更好勿使其絕滅。根據這一主張,重要問題是確定合適的病原與害蟲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許的受害臨界值相適應。V.M.Stern等(1959稱此為經濟的為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FIL)但這個詞常會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謂"經濟的為害水平"一詞也易被誤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議把著眼于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而規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稱作"為害限制量(tol- erable injury level)"、把與此相對應的病原或害蟲密度稱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 pestdensity)。此外,病蟲害防治一詞從廣義上說,還包括有害鳥獸或雜草在內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分為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規生產中多采用化學防治措施,打農藥是常用的 *** 。物理防治比如黃板籃板,黑光燈、糖醋液引誘等農業防治:主要輪作、有機肥料的科學使用,科學管理,適合的栽培 *** 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敵,如赤眼蜂、麗蚜小蜂、一些生物菌類的應用技術等。

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案

一、楊樹食葉害蟲

主要是楊小舟蛾、楊扇舟蛾,每年發生5-6代,兩蟲同時發生,同時危害,世代重疊,從5月上旬開始至10月上旬結束。楊扇舟蛾幼蟲身體前后各有一個大棗紅色瘤,葉絲卷葉,夜晚出來取食。楊小舟蛾幼蟲體側各具一條黃色縱帶并身體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細毛,蠶食葉片,僅剩粗的葉脈和葉柄。受害輕時,葉片呈網狀,有缺刻,楊樹生長受阻,受害重時,葉片吃光,形成“光稈”,楊樹生長量下降。其防治 *** :(要掌握在幼蟲3齡前進行,時間在5月底6月初)

1、成蟲羽化盛期用黑光燈誘殺,降低下一代蟲口密度。

2、用3%高滲苯氧威1000倍液、吡蟲啉100倍液、敵殺死1000倍液進行防治。

3、用白僵菌高孢粉,森得保可濕性粉劑每畝15-20克噴霧或噴粉。

4、在郁閉度0.7以上,林內用1.2%苦、煙乳油每畝35-40克,藥劑配比為1份藥劑配9份柴油,早上或傍晚防治。

二、胡柚樹脂病

也稱流膠病,該病主要為害枝、干,也為害葉、果,是胡柚凍害后一種常見疾病,該病呈灰褐色,病部可產生流膠并有酒糟氣味,導致枝、干枯死,甚至使整株樹死亡。其防治 *** :

1、小枝條發病,剪除燒毀。

2、主干、主枝發病,用刀刮除干凈,用托布津涂刷。

3、50%多菌靈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噴霧。

三、梨樹銹病

又名赤星病,病害通常危害葉片、新梢,引起早期落葉,病斑在葉片反面形成黃褐色凸起,并著生5-7根刺狀物,嚴重時引起葉片枯死,甚至幼苗枯死,果實受侵害后不但造成畸形,而且不能食用,每年5月中旬開始發病,7月中旬結束。其防治 *** :

1、梨園周圍5公里范圍內不能栽植柏樹,因為梨膠銹菌是一種轉主寄生菌。

2、加強水肥管理,增加樹木抵抗力,幼樹每株施尿素、 *** 鉀復合肥1-3兩,結果樹0.5斤,溝施、穴施即可。

3、選育或栽植抗病品種。

4、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或15%粉銹寧1500-2000倍液,發病期可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即可。

四、梨蚜

危害葉片,每年發生10多代,新梢頂端的葉片受害較重,被害葉片向正面卷成角狀,皺縮,蚜蟲潛伏其中為害。影響光合作用,梨樹生長受阻。

防治 *** :梨樹萌芽期,用10%吡蟲啉3000倍,50%抗蚜威2000倍防治。五、胡柚防凍處理及樹勢恢復

剪除枯死枝條,摘除枯萎葉片,對剪口進行處理,用油漆、凡士林等涂抹傷口,整株用等量式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或1000倍多菌靈噴霧,防治病害感染。凍害輕的樹,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進行根外追肥2-3次。凍害重的樹,施足腐熟有機肥,追肥宜薄肥多施,特別要注意控制施肥時期,以促進春、夏稍而控秋稍,有利于樹勢恢復。

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我國植物種類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蟲的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害蟲的多樣性、環境條件的復雜性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病蟲斗爭的長期性與艱巨性。即使是一種害蟲或病害,但長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資金、勞力,但仍有大面積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蟲或病害具有主動傳播或依靠自然動力傳播和強大的繁殖能力,絕大多數個體被消滅,但剩余個體通過繁殖,數代之后又能迅速傳播。

(2)隨著林業生產的發展有林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人工純林面積的增長,快速回升。

(3)國內外林業生產活動交往為害蟲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被害面積有可能隨之擴大。日益頻繁,隨著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潛帶,新的害蟲種類可能不斷增多。

(4)害蟲的遺傳特性抗逆能力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動,適應能力不斷增強。即使是一些抗蟲病的品種也并非一勞永逸,由于長期適應的結果,遺傳特性逐漸變異或減退,還需要不斷培育新的抗蟲品種。可見有效地防治害蟲是一項長期復雜的艱巨任務。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問題

(1)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不斷增加,防治難度大。隨著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病蟲危害加劇。1970年全省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為179萬畝,1981年上升到675萬畝,1991年高達1165萬畝。面對這一嚴重態勢,1992年我省開始實行森防目標管理,發生面積逐年減少,到1997年降低到453萬畝。但由于近幾年連續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蟲越冬死亡率低,發生面積又有所上升。在當前資金、人力、技術等有限的情況下,防治難度加大。

(2)成災病蟲種類增多,危害損失嚴重。目前,全省發生嚴重能夠成災的病蟲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35種增加到50種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陸續傳入的,有的是我省從未發現過的。過去就危害比較重的松毛蟲、楊扇舟蛾、天牛(類)等至今未得到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區年年發生,甚至造成嚴重損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蟲害造成木材減產70多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多元,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3)危險性病蟲害潛在威脅增大。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已有美國白蛾、紅脂大小蠹、蘋果綿蚜及油松葉小卷蛾等多種危險性害蟲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對這些危險性害蟲采取了有效措施極力控制,沒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潛在的威脅卻不容忽視。我省是國際性檢疫害蟲松材線蟲病和國內檢疫對象日本松干蚧的適生區。這兩種害蟲隨時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別是松材線蟲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積的油松林在短期內毀滅。

(4)頑固難治,暴發現象常有發生。過去危害就比較嚴重的松毛蟲、天幕毛蟲、黃連木尺蛾、楊扇舟蛾、落葉松尺蛾和青楊天牛等表現相當頑固,且大都具有暴發成災的特點,有的幾乎年年于局部地區暴發。如監測跟不上,病蟲害發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到發現時已是危害嚴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當被動。

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措施

(1)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害蟲的預測是運用科學的 *** 偵察害蟲發生發展的動態,并把偵察的材料結合當時當地氣候條件、林木生長發育狀況,正確推斷害蟲發生發展的趨勢。預測預報是貫徹預防為主的重要措施測報的組織應當是以省、縣、市林業局或鄉鎮為測報單位,場圃、重點村設測報點,形成群眾性的測報網開展測報活動,群測群防。

(2)加強營林防治為基礎環節。營林防治就是要從生產全局、生態總體入手,首先在樹種選擇、適地適樹、造林方式、撫育管理等方面通過選育抗蟲品種,營造混交林,科學地撫育管理,從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護性能,為預防病蟲發生打下基礎。但營林防治與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單純依靠營林防治,又不能脫離營林防治,單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積純林是病蟲發生蔓延的溫床。封山育林,保護灌木蜜源植物,把單純林逐步改建為混交林,單層林變復層林,疏林變密林,逐年形成樹種多樣、林種多樣、林分類型多樣的森林體系。以護為主,護、繁結合,建立保護區,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護性能是預防工作的基礎。達到有蟲不成災。在特殊的氣候條件下蟲口密度增大,則在局部范圍內、暫時地輔以其他防治措施。

林木病蟲害綜合防治是怎樣的?

所謂綜合防治,就是綜合運用各種防治病蟲害的手段和 *** ,把病蟲害的為害程度,壓制到更低經濟水平上的防治體系。在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指導下,以林業技術措施為基礎,充分利用生物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客觀規律,因地因時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機械的、化學的防治 *** ,堅持安全、經濟、有效、簡易的原則,把病害蟲數量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以達到保護人畜健康、增加生產的目的。

特點:①生態學觀點:從生態學的觀點出發,綜合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經濟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于整個生態系統。②經濟學觀點:不要求徹底消滅害蟲,只要求將害蟲數量控制在經濟允許水平之下。凈活動收益=挽救資源的價值-活動費用。③容忍哲學:允許一定數量的害蟲存在。強調各種防治措施的協調,強調自然控制因子,特別注意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控 *** 用,力求少用或不用農藥,不造成環境污染。